东方网首页 | 财经频道
    世界格局中的中国金融 Deepening Financial Reform——China and the World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解读美国次贷危机四大启示
2008年5月9日10:56
来源:东方网 选稿:包晶晶

image

图片说明: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作主题演讲

     >>>进入专题:2008首届陆家嘴论坛

    点击查看更多陆家嘴论坛新闻

  东方网陆家嘴论坛前方报道组5月9日现场报道:“近期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是在金融市场日益全球化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在过去十几年中获得巨大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一次波及面很广的事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明显。次贷危机是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首次出现的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一起发生的危机。”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今天在陆家嘴论坛上这样总结此次美国次贷危机。
  
  尚福林认为,我国应该认真研究金融市场的变化及对监管带来的挑战,借鉴经验教训,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尚福林说:“首先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和在全球市场的蔓延警示我们,尽管现在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有助于分散金融体系的风险,但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的基础之一,仍然是良好的信用体系。”
  
  “其次,次贷危机也使我们看到,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联动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风险在金融市场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传导效应已经大大地增强。次贷危机还提示我们,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金融创新的开发已经不单是一个金融企业或者金融部门的事情,它将涉及到多个部门或机构。例如,次贷产品被证券化以后进入到资本市场,使部分银行的风险扩展到了整个金融体系。”
  
  尚福林认为,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可以得出四点有助于我国金融监管的重要启示。第一,在金融体系中,金融安全的重要性永远不能够被忽视,金融市场本质上是对风险进行管理和定价的市场。新的金融产品的出现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但是金融创新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忽视金融安全,要把握好安全与效率的平衡。若处理不当,用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工具也有可能带来新的金融风险。同时,金融市场的发展目标归根到底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产品本身和对于金融体系的风险,还要考虑到它对于实体经济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如果片面追求创新效率而忽视了安全,一旦发生危机,不仅会欲速不达,降低了金融创新的效率,还有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伤害,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
  
  第二,金融监管应当随着市场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优化。现代金融体系的监管应该更多地强化功能监管和事前监管。次贷危机证明面对日益繁复的、频繁的市场创新和日益复杂的创新产品,单纯依赖信息披露来保护投资者利益,已经不够充分。随着现代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加大,投资者越来越难以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因此,监管者仅仅做到确保信息的真实披露,或完全依靠对透明度的监管,已经不够。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的协调。次贷危机充分表明,在金融市场日益全球化,金融创新日益活跃,金融产品日益复杂的今天,传统金融子市场之间的界限已经淡化,跨市场金融产品日益普遍。一个创新产品涉及的金融机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跨部门的监管协调和监管合作就显得日趋重要。
  
  第四,金融监管随着市场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市场规则不断完善,将成为一种常态。纵观世界金融市场发展历史,在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市场参与者为了提升赢利的能力,在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推动产生创新的同时,必然会不断挖掘现有市场规则和监管体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缺陷,而这些行为的存在也促使监管者不断地对规则进行修改和补充,客观上推动了金融市场制度和金融监管体系的不断优化。
  
  尚福林表示,此次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的动荡,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全球的金融监管机构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资产证券化产品、衍生品市场监管和协同监管等等一系列问题。
  

[关闭窗口]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