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大学金融人才培养“进化”中

2015-5-8 07:16:55

来源:文汇报 作者:张鹏 选稿:方翔

原标题: 大学金融人才培养“进化”中


  高考填报志愿在即,每年此时都是家长和考生最纠结之时。填报志愿究竟是追最热门的行业选择志愿呢?还是根据自己的考分填?即便是要学自己所爱,那也需要看看未来的行业发展。

  热门专业不仅和经济发展有关,更与国家战略密切相关。去年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成为国家战略,不仅带热了一大批行业,也催热了不少高校里的专业。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更是少不了高科技人才的支持。

  如何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填报自己的志愿,听听大学教授们怎么说——

  互联网金融行业就好比是“风口上的猪”,融到网副总裁郑海阳这样比喻。近两年来,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了高端人才的争夺。虽然整个行业求贤若渴,但高校人才培养却存尴尬——目前还没有匹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专业或者课程设置,进入该领域的计算机、统计、金融、数学等相关专业毕业生,还需通过企业培训、自我进修等方式适应岗位需求。

  面对市场的变化,眼下有部分高校正“追赶”互联网金融的人才需求,开始调整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包括设立互联网金融研究机构、开设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加强校企之间的协作等。

  学科布局顶层设计

  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上海对外经贸学院金融系主任贺学会简单罗列说,例如第三方支付、P2P业务等,都属于互联网金融领域,阿里、腾讯也开辟了互联网金融业务,例如微众银行等。由此可见,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才应该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架构。而且,由于互联网在全面渗入我们的生活,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或许是时候进行颠覆性的改变。记者了解到,不少学校已经开始从学科布局上进行调整。

  去年9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与阳光保险集团共同创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以互联网金融特别是互联网保险为研究重点,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成果的转化。据悉,该中心的研究团队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专家学者和阳光保险集团的精英研究人员共同组成,由阳光保险集团出资,专项用于中心的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学术交流和基础运行等。

  北京大学紧随其后。今年1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上海新金融研究院、蚂蚁金服集团三方正式发起“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项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黄益平教授称,研究中心将重点研究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通过多项指数研究把握行业发展进程,以及互联网金融给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的影响和挑战等问题。

  而上海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也开始与财付通、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合作。随着互联网改变生活,计算机人才培养也依据互联网思维不断变化,核心课程建设依托互联网背景。

  跨学院联合培养互联网金融人才刚起步

  不少高校已看到市场对于跨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选修课、讲座等方式为学生补上“大数据分析”等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如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从2014年3月起,便面向全日制学术型及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互联网金融》选修课程,规定学分并写入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了适应市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同时掌握金融和互联网技能,不少学校开始尝试经管学院金融学系与数学系、计算机工程等专业联合培养学生。但要快速弥补应届毕业生缺少互联网金融行业对数据挖掘处理相关知识的短板,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还需要时日。为此,一些高校和企业联合建立研究中心,探索“行为认证技术”等技术难题,提高网络恶意交易行为认证的效率和准确度。未来,高校还将和企业在自贸区离岸贸易、国际贸易等领域开展进一步合作。

  中智招聘副总裁朱诗勃说,在互联网相关行业发展之时,不少高校跟随市场的步伐调整人才培养的模式。但必须承认的是,市场变化速度快,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常常来不及做出反应。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缺口大,容易造成高薪争夺人才的现象出现。

  “高校针对市场变化调整人才培养政策和方法,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让学校人才培养跟上市场变化,提供完全匹配度的人才确实有难度。”朱诗勃建议,高校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将大学生安排到对口企业进行实习,在现实中学习专业知识。

  在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管理学院,从2010年开始就实行“双导师”制度,即每名研究生除了校内专业导师外,还有一名由社会金融机构高管、高级研究人员担任的校外导师,希望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更多的措施还有待出台。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