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股票型基金在2006年创造了年收益率超过120%的骄人战绩,8000亿市场份额成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主力资金,巨大的赚钱效应引发了基金投资热,大量普通老百姓像当年买国债和认购证一样排队抢购基金。许多股民开始转变观念,摇身由“股民”变成“基民”。面对2007年,投资者是做“股民”好,还是做“基民”更好呢?我们不妨做个比较。
一、从投资收益比较事实证明基民确实是2006年
最幸福的投资者。在2006年,一直持有基金的投资者收益多数超过80%,而专门炒股的股民却大多数没有达到这种收益水平。很多投资者上半年赚了钱,但在下半年又还了回去。特别是去年6月份以后开户的投资者。在2006年的下半年,指数上涨了1000多点,但很多股民只赚指数不赚钱,而基民们却能够轻轻松松获利。
二、从投资难易比较很多新股民,感觉股市显得“高深莫测”,许多规则制度新股民不是很了解,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吃亏。事实上,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不可能样样都精通,比如生病的时候要找医生、学习的时候要找老师、出门旅游要找导游、打官司要找律师等等,炒股要找咨询机构的专业人才,通过购买基金让专家来理财也是方法之一,总比自己在股市中摸爬滚打的“交学费”好。
三、与国外市场比较在美国,从来没有像中国这么热闹的散户大厅。美国人很少有自己炒股的散户,他们都是通过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的品种多数也是基金。中国股市正在向成熟的市场发展,以后散户投资者会逐渐通过证券经纪人理财,以及选择购买基金进行投资的方式,散户大厅会逐渐变得冷清。
最后需要关注的是,为什么基金能够取得高收益呢?除了政策扶持的原因之外,与基金的市场地位有一定的关系。去年基金的收益高不仅仅是因为行情好,而是因为市场中上涨的股票主要是基金重仓持有的蓝筹股,毕竟现在的市场话语权是握在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手中,在大势趋好的背景下,基金赚钱是必然的。以前,投资者炒股不是要跟庄嘛,不过,那时候的庄家可不会带中小股民一起赚钱的。现在有机会加入到主力的阵营中,投资者可以去把握这样的机会。
而且2006年是个分水岭,今后的市场将真正进入到机构博弈时代,中小股民和大机构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与其被动地和大个头博弈,不妨将资产交给他们打理,这样省时省力。
在2007年究竟是选择做股民或是做基民?还要看投资者的个人投资水平,如果是投资水平不高的股民不妨选择购买基金,而投资水平较高的股民则可以坚持自己操作。
此外,由于2006年市场行情出现较大涨幅,股指上涨速度过快,2007年的股市不会那么强劲。指望在2007年基金继续取得去年的高收益显然有困难,对此,打算做基民的投资者还需保持清醒认识,降低自己的过高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