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2月7日消息:银行越来越多的新产品让普通消费者眼花缭乱,也成为中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为规范金融创新,银监会昨日正式发布《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将在12月11日施行,并特别提醒普通金融消费者,应树立“买者自负”的原则,充分认知金融风险。
内外资银行新兴业务差距大
根据银监会的规定,该指引所谓的“金融创新”
指的是银行传统的存款、贷款、汇兑业务之外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业务,主要包括金融衍生品业务,银行卡业务,银行的代客理财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这些业务和传统的银行存贷款业务性质差别较大,也迫切需要监管部门进行相关的规范。
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提出,在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前夜发布这一办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外资银行将从此在同一水平线上开始竞争,而外资银行在新业务———特别是非利息业务方面优势十分明显。他举例表示,“现在国际大银行非利息收入比重普遍超过50%,有的银行甚至达到80%,而中资银行收入主要来源是传统的利差收入,非利息收入的占比最高的银行也不到30%,还有相当多的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在一位数徘徊。”
据悉,该指引共分为7章48条,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四句话“鼓励发展、强调规范、服务客户、教育公众”。
据介绍,银监会近期将开通公众教育服务网,在银监会机关办公大楼专门开辟的公众教育服务区也即将对外开放。
这是国内首个由监管部门设立,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专门用于投资者公众教育的服务区。
新规提醒消费者“买者自负”
在该指引发布的同时,银监会也特别强调了“买者自负”原则,即广大产品的购买者既然要从购买行为中获得利益,当然也要自己承担决策风险,“金融投资者要加强自我教育,充分认识金融产品与金融市场中蕴含的风险,对自己的投资决策负责”唐双宁解释到。
据介绍,这是监管机构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及“买者自负”原则,而监管部门在要求商业银行注意防范新业务可能的风险的同时,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普通投资者进行教育,了解产品并理解其中的风险。
唐双宁表示,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银行办成了行政机关,所以老百姓十分相信银行。
虽然这也是好事,但是在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业银行都进行了改革,成为了真正的金融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它和买者之间是市场当中平等的主体,都应该互相承担相应的收益,也互相承担应该承担的风险。
他认为,银监会在指引当中提出这一理念,旨在使投资者更审慎地对待投资,不要鱼见饵而不见钩、人见利而不见害。这也将有利于银行更好的防范风险,有利于培育一个更加成熟的市场。
■焦点关注
超10家外资银行明确将“本地注册”
银监会监管三部主任徐风昨天表示,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十家的外资银行明确表示将转制为在华注册的法人银行。经过初步估算,这些机构的业务量要占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50%以上,将来这些分行都要归并为法人机构的下属银行,分行数可能要达到目前外资银行网点的三分之一。
徐风表示,12月11日正式受理,正式审批和牌照发放的时间取决于外资银行方面的准备情况,文件档案的转换,他个人预计顺利的话将在12月后的3个月宣布第一批本地注册的外资银行。
尚未考虑放宽外资入股银行比例限制
唐双宁昨天表示,到目前为止,银监会还没有考虑放宽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的比例限制。
根据早前颁布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银行管理办法》,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银行目前面临单一入股不得超过20%、多家入股不得超过25%的监管上限。唐双宁昨日称,上述办法的颁布表明监管机构支持中国银行业扩大开放的态度。这个办法颁布以后在实践当中对于促进中外资银行的深入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帮助银行的改革、帮助股份制改造、完善公司治理等等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他认为,这项制度规定时间还不长,还需要进行总结,目前为止,监管部门还没有考虑放宽上述比例限制。
银行设立保险公司“会有积极结果”
唐双宁昨天表示,交行和建设银行提出设立保险公司的申请银监会已经受理,“我们也正在和有关的方面进行沟通、进行积极的研究,我相信这项业务会有一个积极的结果”。
他表示,大家关心的银行设立保险公司,保险入股银行等方面的问题,他个人也十分关心和关注。目前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以及中国证监会都有经常性的会晤机制,同时银监会和央行、财政部也有定期会晤制度,他认为目前大家合作配合得非常好,也都致力于加强银保之间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