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相关新闻 >> 稿件
    培育新兴产业 彰显中信价值——访中信集团副总经理、中信兴业董事长蔡希良

    2018年11月21日 13:21 来源:东方网

      1988年中信上海公司成立。2001年,在中信上海公司和中信大榭开发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中信华东集团。2012年,更名为中信兴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兴业”)。作为从事产业投资的资本运营型公司,中信兴业是中信集团立足上海、面向全球的重要业务平台,在中信集团的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17年底,公司总资产规模已超过430亿元,净资产规模超160亿元,经营绩效在中信集团名列前茅。

      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中信兴业是如何从零起步,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展望未来,中信兴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中信集团副总经理、中信兴业董事长蔡希良接受了采访。

      记者:蔡总,您是什么时间进入中信工作的?为什么会选择中信这个发展平台?

      蔡希良:在到中信工作之前,我在上海财经大学做老师,一直非常向往像中信这样的公司,让我有机会把大学里面所学、所教的内容跟实践结合起来。2001年正好有这样一个机会,我很荣幸地接受了邀请加盟中信。

      记者:2001年您来到中信兴业,当时公司是怎样一个状况?发展路径是什么?

      蔡希良:当时公司已进入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成渝高速是我们在高速公路投资和运营领域的第一个项目。2001年,中信集团在中信上海公司和中信大榭开发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了中信华东集团。有成渝高速公路,再加上大榭岛的开发建设,就形成了我们“一个岛+一条路”的基础设施业务格局。我们以此为基础,开始打造基础设施主业,包括高速公路、土地成片开发、港口码头等等,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记者:我们知道,大榭岛对中信来说是非常重大的项目,这个项目是如何成功推进的?

      蔡希良:1993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由中信集团整体开发大榭岛,并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由一家国有企业成片开发大榭岛,这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性的决策。回顾过去,用当下的话来概括中信开发大榭岛的过程,就是忠实地践行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比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我们强调规划先行,优化产业布局,逐步打造了大榭聚集度极高的产业结构。2018年10月19日,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宁波分会场活动在大榭举行,大榭石化馏分油四期项目作为宁波分会场代表项目开工。之前二期、三期项目就是我们在大榭岛的时候打下的基础。我们还培育了荣获首批“国家工业循环经济重大示范工程”殊荣的万华工业园,在2平方公里的园区里,聚集了5家世界500强企业,园区内各企业无缝对接,形成生产和废物产生等环节的物能循环利用,基本实现“项目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物流运输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尽管当时万华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少收益,但今天的万华无论是对大榭、对宁波乃至烟台市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样,在布局大榭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紧紧依托大榭岛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资源,大力发展港口物流、能源中转等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大榭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级大港,年货物吞吐量接近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00万标箱。大榭还是浙江省第一个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验收合格的国际卫生港口,为发展港口物流业提供了一张亮丽的名片。

      记者:经过中信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大榭岛从一个偏僻落后的海岛渔乡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海上新城。2012年,中信整体把大榭岛移交给了宁波市政府。发生这个改变的背景是什么?

      蔡希良:从1993年开始开发建设大榭,到2012年中信把大榭岛整体移交宁波市政府,中信在大榭深耕了19年。中信整体开发大榭是一个创举性的决策,也是时代赋予中信的光荣使命。2012年大榭岛开发建设工作基本完成,中信历史使命也基本完成。为推动大榭岛更好地向前发展,让大谢岛依托现有基础取得更加辉煌的发展成就,经与宁波市政府友好协商,我们对大榭岛开发建设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并于2012年中把大榭岛开发建设的成果整体移交给了浙江省宁波市。在这点上,中信是讲大局的。

      记者:经过多年发展和探索,中信兴业确立了产业投资这样一个基本的发展方向。前几年中信兴业投资了高端制造业,然后又投资了现代农业、健康养老等新兴的产业,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未来,中信兴业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蔡希良:谈到中信兴业的未来发展,早在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时候,我与公司团队就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作为中信集团的子公司,中信兴业的定位必须放到中信集团的整体当中去思考,立足中信集团的发展战略,去谋划中信兴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信兴业作为中信集团从事产业投资的资本运营型公司,理应为中信集团培育新兴产业。根据这一发展定位,我们提出“十三五”期间要为中信集团培育2到3家具有“行业影响力”公司的构想。按照集团的要求,“行业影响力”的标准是,要么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要么与行业的领导者进行合作,而行业的领导者具体指的就是行业排名前三位。我们按照这个思路不断努力:在高端制造业领域,我们全力支持中信戴卡,推动中信戴卡进行全球化的生产服务布局;在现代农业领域,我们投资了中国种业的龙头——隆平高科,并正在进行相关业务的整合;我们还积极布局高端养老、健康服务等新兴产业,希望能再培育一个“有行业影响力”的产业。除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还同步谋划财务性投资,以实现公司财务指标持续稳定增长。

      中信兴业从成立到今天,总资产规模接近500亿,一年的销售收入接近300亿,去年的净利润超过了30亿,上缴集团累计达45亿元,去年和今年分别上交了近10亿。未来,中信兴业将继续坚持用资本运营的理念转方式,用价值创造的思维调结构,秉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按照既定方向有序推进调整业务结构,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资产质量,为中信集团作出更多的利润贡献、创造更大的价值。

      记者:您从2001年加入中信兴业,至今已有17年的时间,这么长时间下来,您做了很多工作,见证了中信兴业一步步发展壮大。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体会和感受。

      蔡希良:我很荣幸能够在中信工作,中信给我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这么多年下来,有几点感触很深。

      首先,中信的市场化程度高。从中信兴业的发展历程看,完全是按照市场化的思维在做事,所有的项目、收入都是来自市场。市场化意识和市场化作风,是中信兴业的发展之路,也是中信兴业的成功之道。

      第二,中信有创新的基因。在中信,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无论是中信集团还是中信兴业,抑或其他兄弟公司,创新的理念都是深入人心的。

      第三,中信强调执行力。执行力不是上传下达,机械地去执行上级的指令,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去执行,以结果为导向地去执行。常振明董事长说过,中信很多大项目执行得好,靠的就是坚强的执行力。比如大榭体制调整,这是王炯总经理给我交办的任务。当时大榭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大姑娘长到十八九岁,正是大好年华,却要拱手相让。我有太多的理由不去做这件事,但我还是把执行力放在首位,坚决执行集团的决定。

      第四,中信重视信誉。我们把中信的信誉看成像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尽管我们没有对中信的品牌进行过价值评估,但我相信这绝不是一个小数字。很多公司,尤其是很多海外的大公司之所以愿意与中信合作,就是看中了中信良好的信誉。

      最后是中信的传承。从荣毅仁老董事长创办中信到今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信人传承中信精神、践行中信风格,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中信的发展战略,推动中信事业延续不断地向前发展,实现基业长青。中信的传承是做得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