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外资企业2.4万家,凯盛融英推动招商引资
2023年12月27日 10:20 来源:东方资讯 编辑:顾天娇
12月8日,2023深圳全球招商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会以“开创新格局 共享新机遇——投资深圳 共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超1000位嘉宾齐聚深圳,共洽谈签约项目超380个、涉及投资额超万亿元。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作为我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展现出了我国不断为各国各方提供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的开放强音。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元,市场信息也越来越广泛。如何提升市场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促进知识、信息和资本更有效流动,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的一个重大课题。专家智库作为高质量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汇聚丰富的专家资源,推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对接,及时向投资者提供科学建议、有效决策以及精准信息等服务,有助于提升各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水平及信心,打造更加理性、健康的投资市场。
招商引资释放“强磁力”,共享中国市场发展机遇
今年以来,来自消费、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外商陆续在中国开启拜访、会见、洽谈,试图从中挖掘新商机、发现新机遇,以实际行动加码在华投资、深耕中国市场。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4万家,增长35.7%;法国、英国、日本、德国对我国投资分别增长173.3%、135.3%、53%和14.2%。外资看好中国、投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市场的超强韧性和巨大吸引力。
从引资结构上看,中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增长较快,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持续上升。今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7.9%,占比提升3.9个百分点达到39.4%,在稳存量、扩增量的基础上,引资质量持续提升。与此同时,自贸区成为了外资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平台,引导利用外资从“引资”向“引智”转变,吸引了众多优质外资项目。
例如在今年8月,全球500强企业德国采埃孚集团在华南地区的首个研发中心在广州正式开业,同一天,这家企业在中国的第二个电子工厂也正式动工,建成后的电子工厂将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采埃孚的全球标杆工厂。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总投资额超10亿元人民币的马士基临港综合物流旗舰仓项目开工建设;开市客中国大陆地区第三家门店开启试运营;特斯拉加码投资新建储能超级工厂……从知名品牌加速增开新门店,到行业龙头增资布局发展“新赛道”,众多外企投下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市场前景的两张“信心票”。
随着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我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对吸引和利用外资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大环境来看,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地方政策、经济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都存在很大不同,外资企业想要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所需前沿信息,从而提高决策效率并非易事,需要借助更加专业高效、集成多方信息和思想的“外脑”,来进行正确科学的投资决策。
想要持续扩大有效投资、降低投资成本和信息风险,不仅需要官方的引导,还需要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从实际选择情况来看,与行业专家点对点、面对面地直接沟通,聚焦现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洽谈解决成为了众多投资者最为倾向的对接方式,有助于更好地针对市场动向和重点环节进行靶向施策,提高投资精准性和有效性。
可以说,高质量专家智库为全球投资者借力“外脑”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引入高质量专家智库逐渐成为了不少企业的共识。作为民间智库的重要分支类型,专家智库以特色的专家咨询以及行业、市场研究服务全面契合了外资企业流入股市和政府营商环境优化的信息需求。完善的专家智库能够对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进行深刻洞察,在数据分析和政策梳理的基础上高效整合专家资源、精准联结匹配决策需求,从而向投资者提供可靠实用的咨询建议和决策参考。
以我国本土第一家专家智库企业凯盛融英为例,其储备了超50万的专家级优质人才,遍布高新科技、能源资源等诸多领域,以此集中信息、整合资源、聚集力量。通过促进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之间的联系,凯盛融英能够提供深入分析、市场研究和专家意见,不断提高国内外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避免片面追求热点、增加运营风险,在引导价值投资、吸引更多高水平外资进入我国市场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积极因素不断累积,我国以不断升级的内需市场、完善高效的产业链配套能力、不断提升的科创能力以及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驱动的开放新优势正在显现,有望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有效提振投资者信心。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和专家智库的崛起有助于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持续保持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动力、新机遇。
全力优化市场生态,专家智库促进科学投资决策
外资的稳中提质,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1.3万亿元,同比增长5.2%,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增长强劲,消费市场表现亮眼,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除了发力消费市场外,中国也正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开放合作,在全球分工链和价值链中向中高端延伸,实现了产业升级发展。搭乘开放的快车,外资企业加码我国市场的同时,我国优质企业也正走向世界,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例如在能源和家电领域,深圳的创维集团与德国企业美兹消费电子有限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及全球竞争力,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我国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释放出加快优化市场生态的重要信号。今年5月,“互换通”正式上线,债券市场投资环境持续改善,更多增量资金有望流入中国金融市场,提高了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面推行注册制的背景下,A股市场生态正加速重塑。具体到信息披露方面,立案密度较之前显著增加。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年内A股共披露1211份处罚,其中有813次处罚涉及信披披露违规,占比约67%。
无论是促进双方合作升级,还是提升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水平,专家智库都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多主体参与、多层次互动的决策咨询体系,专家智库从多角度、多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意见参考,有助于增加信息披露、相关财报的可验证性,保障投资信息服务的快速、精准、高效。
此外,专家智库还会发布与市场前景及行业走势相关的投资指数及行业报告,不仅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提高市场整体信息效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有助于引导资本市场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和价值投资理念,从深层次助力构建良性投融资生态,实现共赢与可持续发展。
多重利好下,增量资金加速进入A股市场,其中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中国A股指数基金(CAF)12月8日凌晨宣布自购至多20%的流通股,为市场注入增量流动性,也有效提升了中长期资金参与权益投资的积极性和稳定性。此外,近期多家外资机构近期陆续发布2024年投资展望,看好中国经济前景。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预计明年消费的进一步复苏,以及更为显性的政策支持将成为A股估值回升的催化剂。
市场生态的持续优化也反过来带动我国智库建设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专家智库成为了近些年来咨询行业中增速最快的子类别,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行业专家知识信息服务市场预计在2020年至2025年间以29.3%的复合年增长率迅速增长。专家智库行业有望进一步发挥决策咨询的深层价值,引导并助推我国市场的理性发展。
在全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以高水平开放吸引高质量外资,有助于形成产业、企业、资本、人才汇聚中国的良好局面,为我国新一轮发展锚定新航向、提供新动能。以高质量信息服务为保障,专家智库深度已经深度参与到了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发展进程中,有望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谱写对外开放新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