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7月21日消息: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今年第52期央行票据。本期央票期限3个月,收益率2.3805%,发行总量30亿元,这是继今年4月20日20亿元3月期央票发行以来,今年央票发行的次低量。
不过,本期发行的3月期央票的收益率却是今年同期限央票中最高的,与今年4月20日央行发行的20亿元3月期央票1.8941%收益率相比,高
出约0.5个百分点。
相对上周同期限的央票发行量(400亿元),本期“缩水”370亿元。对此,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同业部专家分析称,每期央票的发行量都是根据一级交易商的申购情况而定,本期大幅缩量说明如今的货币市场短期资金面确实紧张,同时,央行并不希望央票的利率过快上涨,微升的收益水平并不能吸引更大的资金。专家预测,货币市场短期资金面趋紧的状况并不能迅速改变,自从国内股市重启IPO,已有大量机构投资者的资金被引入股市,其中,大部分资金因申购新股而被冻结。下阶段,另一支超级大盘股———工商银行的公开募股将可能造成市场更大幅度的波动。因此,今后一段时间里,货币市场的整体收益水平将会上升,而且,不排除央票的利率重上3%的可能性。
本周二,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第二季度国内施行了各项紧缩措施,但工业生产、贸易盈余及固定资产投资等各项关键指标的增速均加快。因此,银行业人士普遍预计,下一步,央行将继续采用紧缩性的措施对经济加以影响,而过剩的流动性将被进一步打压,从而导致债券收益率曲线进一步上扬。
对央行下一步的紧缩性措施会打什么牌的预测,多数银行业内人士认为,增加定向票据的发行量、提高存贷款利率、调高存款储备金率、合理拓宽人民币汇率每日波幅等,都将是央行的可能选择。
据本周三布隆伯格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多数外资银行的经济学家预计,央行将在本季度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以控制投资过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