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91443亿元,同比增长10.9%。 ■农业夏粮连续第三年获得丰收,总产量1138亿公斤,增长7.0%。 ■工业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9680亿元,增长17.7%。 ■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6368亿元,增长31.3%。 ■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48亿元,增长13.3%。 ■市场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6月份,上涨1.5%)。 ■进出口进出口总额7957亿美元,同比增长23.4%,贸易顺差614亿美元。 ■居民收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7元,实际增长10.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97元,实际增长11.9%。
东方网7月19日消息: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 GDP增长了10.9%,是自1995年以来的最快增幅。其中,第二季度GDP增幅更是达到11.3%。 不过,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以及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等等。 总体———增长较快效益改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表示,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情况比较好,也比较快。GDP增长10.9%,比一季度的10.3%加快了0.6个百分点,同比加快0.9个百分点。工业生产以及投资、消费等的增长速度都有所加快。 同时,经济效益也有所改善。财政收入上半年增长22%;工业企业利润1—5月份增长25.5%;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仍然较快增长;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并不明显;物价的上涨比较温和;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汇率———不会一次性升值 汇率改革一年来,汇率有升有降,在波动中略有升值,截至到6月30日,人民币汇率比去年7月21日升值了3.5%。 郑京平表示,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但那种行政性、一次性的使人民币升值或贬值的情况不会再发生了,也就是所谓的出其不意地调整将不会再发生。有人想在汇率上做文章、打主意甚至是豪赌人民币升值等等,都不可能达到目的。 郑京平表示,中国将通过进出口的税收政策来改善进出口贸易,也会通过外汇管理以及对冲等手段来逐步解决由于外汇占款过多所导致的流动性过多等问题。 物价———上涨趋势需高度重视 6月份消费者价格上涨1.5%,涨幅为今年1月份以来最大。郑京平表示,目前通货膨胀比较低,主要是由于食品和粮食价格的涨幅比去年要低。肉禽同比下降7.7%,蛋类同比下降10.9%,这两个数字就使CPI同比下降了0.7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4月、5月、6月CPI同比分别增长1.2%、1.4%、1.5%,处于往上走的趋势。 郑京平表示,这个向上的趋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事实上,从长时期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总是要导致通货膨胀的,中国也不能例外。因此,不能因为现在价格涨幅还比较低,就掉以轻心。 投资———增长过快会加剧金融风险 今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上涨了31.3%,超过今年前5个月30.3%的增幅。 郑京平表示,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最终会导致产能的过剩和金融风险不断加剧,尤其是有些投资项目,是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它的投资回报率也是有问题的。 郑京平表示,中央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后续调控政策———还需进一步观察 郑京平表示,流动性比较多、信贷投放比较快,是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央行以及有关部委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4月份提高贷款利率以及增发央行票据,还有定向发行央行票据,严防或者严禁打捆贷款,以及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的措施。 从6月份的情况看,这些措施正在取得一些成效。贷款增加额同比少增607亿元,外汇储备增加额同比少增39亿美元,银行间市场的拆借利率也比去年5月份有所上升。 不过,郑京平表示,由于政策的实施有一个时滞,目前仍需要进一步观察。“至于是不是要马上采取进一步的货币政策,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央行会根据有关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