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7月8日消息:继央行在4月份宣布QDII开闸,并推出《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之后,中国银监会6月30宣布了首批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名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以及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的大陆分行。至此,它们将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种新型理财业务———代客境外理财。
此时,有投资者提出疑问
,现在银行推出的外汇理财产品层出不穷,而且随着美元持续升息,外汇理财产品的收益也在节节攀升,例如上海银行最新推出的几个美元理财产品收益率已经全线超5%。那么,新推出的代客境外理财究竟与银行外汇理财有什么区别,到底哪种产品更适合投资者?我们从四个方面为投资者作比较。
风险:境外投资对象VS银行信用
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银行,受境内机构和居民个人委托,以投资者的资金在境外进行规定的金融产品投资的经营活动。也就是说,客户需要自行承担投资对象的信用风险。
而目前银行外汇理财产品主要是将个人外汇定期存款与期权等衍生工具相结合,从而构建的个人外汇结构性存款。客户承担的是银行的信用风险。
投向:债券票据VS股票黄金
根据银监会最新出台的解释,银行代客境外理财可以投资的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包括债券、票据和结构性产品,但不能直接投资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商品类衍生产品以及评级为BBB以下的证券。
而目前银行外汇理财产品包括了与股票、黄金、石油等挂钩的各类衍生产品,从这一点来说,银行外汇理财产品比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的投向更丰富。
但由于法律等方面的原因,目前银行外汇理财很少投资于票据和债券类产品,这正是代客境外理财的强项,所以两者可以说是互补的。
收益:普通债券VS高收益债券
代客境外理财如果仅仅投资于普通的结构性产品或高等级的债券、票据,客户收益可以说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例如,目前美国30年国债的收益率为5.20%左右,而上海银行目前发行的1年期保本保收益的外汇理财产品的无风险收益就高达5.55%以上。
不过,也有一些固定收益类的产品,例如抵押类债券及其衍生产品,CDO、CMO等,以及一些债券投资类的基金、次级债等,又恰恰因为法律方面的原因,现阶段较难被转化为境内银行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的风险不是很高,但收益相对普通债券却要高出不少,通过代客境外理财,就可以很好地满足部分特定投资者的需要,从这些国外的产品中获取收益。
资金:人民币外币VS外币根据《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投资者以人民币购汇投资的,商业银行结汇后支付给投资者;投资者以外汇投资的,商业银行将外汇划回投资者原账户。因此,境内投资者可以用人民币来投资外汇产品,且投资金额只受到发行总规模的限制。
目前,银行外汇理财产品只可以用自由外汇资金购买,而本外币联动产品一般都不是保证收益的产品。虽然现在居民每人每年可以购汇2万美元,但是毕竟操作不方便。所以,从这点上来说,代客境外理财对于持有人民币的投资者,更具便利性优势。
可以看出,代客境外理财和银行外汇理财可以说是具有一种互补的关系,如何取舍主要还是决定于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目标,以及客户对市场的熟悉程度,包括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判断等。
由于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对国内投资者来说是一种全新产品,因此普通百姓在挑选产品时,还是需要多看多比较,切勿盲目投资。 链接: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平稳发展,境内居民个人和机构持有的以银行存款为主的金融资产快速增长,截至2006年3月底,境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已达到31.8万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突破16万亿元,境内居民个人和机构的资产管理需求日益增长。
同时,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3月,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8750.70亿美元,国际收支大幅顺差的格局仍在继续。
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可在境内发售外币理财产品,以客户自有外汇进行境外理财投资;也可在境内发售人民币理财产品,以人民币购汇办理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因此,通过境外代客理财,可以很容易地将居民手中的人民币存款转化成外汇,降低储蓄和外汇储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