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冲着美国专利这四个字才购买的热水器,现在居然是假专利,真气人!”日前,当有热水器厂商因为宣传虚假专利被曝光时,不少消费者大呼上当。洋专利,曾经使多少人下定决心购买这个“洋”品牌,现在却被证明是几个根本不存在的号码。商家沉默了,消费者愤怒了。
针对专利”忽悠“消费者事件,专家告诫消费者,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专利,应该在购买的热情中冷静下来,千万不要对"洋专利"有迷
信心理。卸下产品介绍中"专利"和”洋专利“的层层包装,专家总结,目前市场上的虚假专利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商家所提供的专利根本就是假的。对于这种“假专利”产品,商家惯于打着“洋专利”的旗号进行宣传,因为消费者会因为“洋专利”的存在而轻信产品品质有保障,同时一个“洋”字会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追求其真伪。利用这种盲目崇拜心理和胆怯心理,商家号称产品在国外取得了相关的专利技术,实际上却并不一定真正拿到了专利证书。例如此次被曝光的热水器,商家号称在美国取得了专利,其实细究之后不难发现,该产品取得专利的证据是一个6位数字的申请编号,而非美国发明专利应有的7位数字编号,仅此一点就说明宣传产品拥有美国专利是站不住脚的。
第二,尚在公示期间的专利。按照美国专利局的规定,每个专利在正式获得之前,会有一段公示时间,其最长为3年。在这段公示时间内,产品还不能被称为专利产品。然而,有些急功近利的商家就会利用尚在公示期间的专利做宣传,号称已经获得了被批准的专利。显然,这同样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第三,已经过期的专利,以及已经超过了公示期却最终未能获得批准的专利。此次被曝光的厂家在意识到事态严重性后,正是利用这两种“过期”专利继续宣传,又一次欺骗了消费者。厂家将宣传品上原有的专利号改为四个,而经过专利部门的查询,又发现了让消费者气愤的结果,其中三个分别是1934、1935、1937年期间申请的专利,早已经过了20年的专利保护期,另外一个所公布的号码却是用来公示的编号,并且已经过了3年的公示期限,根本不能称其为专利号。
厂家被曝光后,文过饰非,利用消费者专利常识的缺乏,一次次地欺骗消费者,结果越抹越黑,为消费者敲响了普及专利常识的警钟。面对种种“骗术”,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时要擦亮双眼,严格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不要轻信产品宣传册上的专利号码,因为专利号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产品已经通过了专利或者仍在专利有效期内。正确的做法是坚持看看产品的专利证书,因为专利具体的起始时间、性质都会在专利证书中有一个明确的说明和表示。
其次,不要盲目信从“洋专利”和“洋品牌”。原因很简单,对于同一款商品来说,国内和国外的使用环境有很大差异,这就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就热水器这种产品来说,很大程度上受到水质的影响。而国外的水质相比国内来说要好很多,因此,“洋品牌”的热水器在国内使用就会面临很多问题。
假专利广告是严重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和《专利法》的行为。有人在专利二字上一再大做文章,让我们看透了“骗术”的关键:普通消费者对专利当中的专业术语和专业分析望而却步,使得商家有了可乘之机。有些消费者完全不懂“洋专利”中的外文解释,却因为对“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盲目相信,决定了自己的购买行为。看来,想要做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消费者,就不得不冷静自己的消费行为、完善自身的消费常识、提高自身的消费意识,千万不能被“洋专利”忽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