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上海浦东新区在长三角地区的地位,滨海新区有望成为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国务院日前已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鼓励和支持其进行金融和土地管理改革。滨海新区目前正加紧编制金融和土地改革的专项方案,拟于今年8月份报国务院审批。 天津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皮黔生说,编制工作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全面指导,天津市委市
政府也进行了全面的部署。 皮黔生说,在金融改革和创新方案中,将涉及离岸金融业务。他表示:“离岸金融业务,滨海新区已经在进行,很多外资银行已经在做,中资银行是中国银行在做,主要是为国内中小企业在扩大对外贸易上提供方便。” 皮黔生介绍说,方案中,滨海新区对离岸金融业务主要考虑:一是充分发挥天津已有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外资银行的一些灵活做法、丰富手段来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二是结合东疆保税港建设,在多种外币结算、对外贸易结算等业务上采取更通用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三是结合金融体制改革,来促进离岸金融业务的多样化。 离岸金融是指设在某国境内但与该国金融制度无甚联系﹐且不受该国金融法规管制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 对于滨海新区正在编制的金融专项方案,参与过天津市政府日前组织的内部研讨会的有关专家表示,目前达成的主要共识是:“天津要做全国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和实现金融业综合经营的突破口”。 天津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王忠文表示,京津将形成一定的错位竞争合作的发展态势,可以一起建立离岸金融市场,未来北方金融中心应采取京津联动模式,两大城市根据自身特点确立各自金融发展的侧重点。 但也有专家认为,滨海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中央的要求,围绕着创建全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来进行,搞离岸金融业务的时机尚待观察。 据了解,目前上海浦东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是围绕着建设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中心来进行的。 在土地管理改革方面,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蔡云鹏介绍说:“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滨海新区是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因此,我们将对土地利用的一些政策和做法进行探讨,其中包括对非农建设用地如何集约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合理流转等。” 天津市社科院经济社会预测研究所所长卢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滨海新区可利用土地面积为1100平方公里,但是占到15%的湿地面积,将被禁止或限制开发,因此,实际可利用土地仅为500多平方公里。 卢卫认为,由于滨海新区大多土地不利于耕作,因此,如何尽快转化为产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是当务之急。 此外,卢卫还透露,为加快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天津市还将加大围海造地的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