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8月10日消息:多消费者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汽车说明书上看到的低油耗,在自己开车时却怎么也不能实现。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国家发改委即将公布的轿车产品燃油消耗量(油耗)公告为我们解开了谜团。从结果来看,首批31个厂家407种相关车型的“测试油耗”与厂家公布的理论油耗数据大相径庭,其中最大的油耗误差竟达4.37升。
公告显示,厂商公布的理论油耗全部偏低,其中误差最大的
达到..37L,最少的也有1.2L。如果一款车油耗误差达到2L,按照目前93号汽油每升5元计算,厂商公布的油耗与实用油耗每百公里相差10元。如果以年行车2万公里计算,一年下来,这个成本差距则会变成2000元。显然,理论油耗可以降低油耗成本在消费者心中的门槛。
业内人士表示,要了解汽车厂家提供的百公里油耗和实际油耗的区别,首先要明白这个数值的含义与测定方法。发改委的测试数据为综合工况数据,综合了城市和郊区的道路状况,与顾客实际行车的油耗非常接近。而厂商公布的油耗数据为等速油耗。等速油耗是汽车厂商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温度、风向、风速等客观环境要求,使车辆在平坦路面或在底盘测功机上保持90公里时速,然后通过专业方法计算出的油耗。实际上,这样的油耗指标在消费者平时的驾驶中是不可能达到的,也就是说,这个指标并没有实际意义。
据悉,由于我国目前尚没有对汽车的使用油耗建立统一的标准,每个厂商公布的数据均为自己的测试结果,不但测试方式不一样,连最终结果是否真实也不为人知。不过,这种情况马上将被彻底改变。据有关专家透露,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正在进行一项课题研究,基于去年实施的新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按照第二阶段限值要求,厂家对燃油标准的公布也将会有统一依据。这个信息意味着,中国汽车制造商们希望继续在油耗问题上忽悠消费者的时间不多了,一旦油耗明示制度确立,一项更接近于真实油耗的数据或许将被要求列入宣传内容,到时候消费者可以更明白自己的购车成本了。对于那些习惯忽悠消费者的厂家来说,他们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