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近期出台了全国首个地方落实国家房地产新政策的实施细则,明确回答了当地争论不休的“90平方米以下占70%”是项目控制还是总量控制等问题。
据悉,目前武汉、厦门、北京等房地产比较火爆的城市都在酝酿出台实施细则。专家表示,深圳实施细则的出台,并未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打压,土地供应和市场需求依然在增加,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静默期”后,楼市将进入一个更理性的发展阶段。 “深圳细则”终结诸多猜想
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该意见提出“90平方米以下住房须占建设总面积七成以上”“购房不足5年转让须缴营业税”等8项“硬指标”。
九部门意见下发后,对于“90平方米以下占70%”的条款,有人认为指单个项目的住房结构比例,有人则将其解释为城市总体的结构比例,还有人担心90平方米的套型面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不同观点在媒体上交战,至今未有定论。
观点交锋的背后隐含着截然不同的心态。就在社会各方争议不休时,6月20日,深圳以市政府98号文的形式出台了实施细则,明确要求对“70%”的指标进行项目控制。“90平方米户型需占项目面积70%以上”“房地产开发企业资本金比例提高至35%”等几条铁规正式成为深圳房地产市场的“高压线”。
据悉,6月12日至16日,深圳市规划局共接受商品住宅审批案10宗,其中7宗因为没有满足“90平方米户型需占项目面积70%以上”的规定而未获得批准。而这7个未获批准的项目建筑面积大约为90万平方米,相当于深圳全年销售量的1/10。 开发商囤地成本加大 不仅是深圳,根据此前透露出来的信息,北京、武汉、厦门等有意出台实施细则的城市也将严格执行9部门意见。
毫无疑问,各地实施细则出台,国家宏观调控将给开发商带来巨大冲击。深圳房地产分析人士尹香武表示,一些已经拿地还没有建设的开发商会很头痛,因为原来规划是建设大户型或是别墅,现在70%要建中小户型,改规划的难度不说,更麻烦的是拿地成本很高,小户型卖不出价钱,可能会亏本。 房地产市场发展将更理性 事实上,从长远角度来看,此次实施细则使国家宏观调控到位,更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理性发展。深圳市社科院城市营运中心主任高海燕分析说,从开发商的层面来看,国家的宏观调控并没有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打压和整肃,土地供应和市场需求这两个要素还在增加,“蛋糕还在那里”,调整的只是原有的开发模式和产品结构。
当然,社会各方对楼市的突然性转型有些不知所措,现在大家都在观望、试探,市场会有一个“静默期”。但相信过了这个过渡期,市场各方就会归位,楼市将进入一个更理性的发展阶段。 |